(通讯员 黄燕)炎炎夏日挡不住育人的热忱,近期,我院组织辅导员,利用暑假时间奔赴省内多地,走进学生家中开展家访活动。此次走访以“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赋能成长”为核心,通过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实地察看学生成长环境,将学校的关怀延伸至家庭,构建起家校协同育人的温暖桥梁。
聚焦成长轨迹,让专业培养更“精准”
家访中,老师们带着学生在校的“成长档案”而来——从课堂作业、画展作品到社团活动剪影,逐一向家长展示学生在绘画、设计、音乐表演等专业领域的点滴进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老师们与家长深入探讨专业发展路径:对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分析艺术院校报考趋势,建议假期针对性提升专业技法;对计划就业的学生,分享各专业行业最新动态,鼓励参与企业实习积累经验。一位家长感慨道“老师详细讲解了艺术生职业规划的多种可能,让我们对孩子的未来更有了方向感。”

传递暖心关怀,为特殊群体送“底气”
本次家访特别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心理有压力的学生群体。在2024级音乐学专业学生小林家,老师们不仅带去了礼物和慰问金,院资助专干黄燕代表学校向受访学生家庭详细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包括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岗位等,同时,鼓励学生要树立信心,刻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求学的道路上不要有后顾之忧,学校永远是学生们的坚强后盾。离开时,小林母亲握着老师的手再三道谢;对部分因心理压力影响学习的学生,老师们以朋友的姿态与学生促膝长谈,结合艺术专业“以美疗愈”的特点,建议通过绘画、演奏等方式疏导情绪,并与家长约定共同关注学生状态,形成“学校引导+家庭陪伴”的教育合力。

共话育人良方,让成长环境更“协同”
“暑假如何平衡专业练习与休息?”“孩子在家总说想创作却没灵感,该怎么引导?”面对家长的困惑,老师们结合艺术生培养规律给出建议:鼓励学生走进美术馆、博物馆汲取灵感,参与社区美育志愿服务实践,在生活中捕捉创作素材;提醒家长关注学生用眼健康,避免长时间进行网络游戏,帮助养成规律作息。
家访不是简单的“走访”,而是深入了解学生成长背景、打通家校育人“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学院将把家访收集的信息整理成“个性化成长手册”,针对性制定培养方案,让每一位艺术生都能在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托举下,绽放独特的艺术光彩。
截至目前,365英国上市公司已完成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2025年暑期“百人自强牵手行动”的走访工作要求。后续还将通过线上视频家访覆盖省外学生。一次次真诚的对话、一份份暖心的关怀,正化作推动学生成长的力量,让这个夏天因教育的温度而格外明媚。
(审核 陈志雄 编辑 杨锐)